據報道,近日,河南鄭州街頭一名男子身穿二戰(zhàn)時期日式軍服,開著紅色跑車迎親。網友對此紛紛斥以“惡俗”“無知”。據@平安鄭州通報,參與買、拍、穿仿制日本軍服迎親的6人均被抓獲,其中2人被處行拘10日,1人被處行拘7日,3人被訓誡。
結個婚,還不忘“精日”嘴臉,只能是“前腳婚房、后腳班房”。
清明節(jié)剛過,祭奠英烈的腳步未遠、歷史警鐘的轟鳴未絕,鄭州迎親隊伍就接著上演了去年天津“皇軍”開道迎親的相似一幕,既叫人齒冷,又叫人心寒。說齒冷,是因為《英烈保護法》實施雖不滿一年,但民眾心里的底線、法規(guī)制度的紅線總是清楚分明的,如此“惡俗迎親”,這種以恥為榮、數典忘祖的做派,枉對公民的身份;說心寒,是因為相似鬧劇曾經上演,群眾的反應、司法的態(tài)度,早已是板上釘釘,如今繼續(xù)悖逆公序良俗而行,可有半點公德之心?
此般惡意,難言無知。道理很簡單:一則,對于接受過歷史教育的成年人來說,穿著二戰(zhàn)時期日式軍服迎親是什么行為,此舉怕是不好揣著明白裝糊涂;二則,即便是仿制的日式軍服,恐怕也不好推卸責任說是“妙手偶得”。不僅穿了,還拍攝上網了,一群人如此“樂呵”,警方認定其“挑戰(zhàn)國家與民族尊嚴”亦是毫不為過。
時代雖然和平,幽靈仍閃魅影。類似的情形還有不少。4月8日,一段“精日”辱華標語赫然出現在河北高陽縣醫(yī)院急診大樓的電子宣傳牌上。這些事情至少說明,在歷史大是大非問題上,仍有蠢蠢欲動者不時跳出來挑戰(zhàn)法律的紅線、挑戰(zhàn)道德和民族情感的底線。
任性惡搞,但歷史傷痛不可以不管;心無敬畏,但民族情感不可以不顧!墩撜Z》里說:“慎終追遠,民德歸厚矣!贝┲轮频娜帐杰姺ビH,就像網友說的:“真不怕祖宗棺材板按不住,跳出來暴打你這不肖子孫?”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視野觀之,這不僅說明歷史觀的教育任重道遠,更說明嚴懲不力不啻放任挑釁。惡搞也好、背叛也罷,輿論譴責之外,司法更要祭起從嚴從重的鐵拳。